爐具網訊:治理大氣污染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,因此,如果以犧牲民眾溫暖過冬的權利來實現大氣污染治理,反而違背了推進清潔取暖工程的本心。據新華社報道,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10月27日表示,對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,將加強調度抽查,重點關注是否存在“未立先破”等影響群眾溫暖過冬的突出問題,對涉及清潔取暖的投訴,及時調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現場核實,督促第一時間解決問題,切實讓人民群眾清潔取暖、溫暖過冬。
每到取暖季,做好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就是各地政府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。近年來,北方多地都在開展清潔取暖工程,以清潔能源代替污染排放較為嚴重的煤,以便于在民眾取暖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,尤其是北方農村地區,此項工程在不斷推進。
然而,清潔取暖工程在推進的過程中,一些地方卻曾出現未立先破、簡單粗暴、“一刀切”治理的做法。此前,一些地方的農村曾爆出禁止燒柴取暖、封堵爐灶導致部分民眾挨凍的消息,引發輿論廣泛關注。對此,2021年,生態環境部就曾強調,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是一項民生工程,首先是要把保障群眾溫暖過冬作為底線??梢?,保障民眾溫暖過冬一直是具有優先項的工作。
此次在北方取暖季開始初期,生態環境部就強調要做好相關的工作,無疑給各地提了個醒:在推進清潔取暖工作的過程中,一定要避免出現“未立先破”等影響民眾溫暖過冬的惡劣現象,把相關工作做在前頭,一切工作都要圍繞著民眾的基本需求開展,牢牢守住保障民眾溫暖過冬的底線。
從媒體的報道來看,生態環境部要求,要堅持先立后破、不立不破,對于進入供暖季后未完成改造的,仍繼續沿用原供暖方式;今年新改造尚不具備安全穩定通氣條件的、尚未經過一年實際運行檢驗的,不拆除原有燃煤取暖設施;山區等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地區,可以使用潔凈煤等方式采暖,確保群眾溫暖過冬。
這些極具針對性的要求和舉措表明,各地在推進清潔取暖工程的過程中,一定要嚴格執行,因地制宜,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推進此項工作,不能因為要“完成改造指標”,就不顧實際“一刀切”,這種做法帶來的危害程度不言而喻。
而生態環境部的要求和部署顯然也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,各地在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過程中,一定要堅持民生導向,不能因噎廢食。要明晰的是,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和保障民眾溫暖過冬從來都不是二元對立的。本質上,二者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民眾生活得更幸福、更有獲得感,這需要各地在推進具體工作的過程中予以明確。
生態環境部表示,“對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,將加強調度抽查。”“對涉及清潔取暖的投訴,及時調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現場核實,督促第一時間解決問題。”這為廣大民眾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救濟渠道,也是一種相對有效的監督治理機制。一旦有地方出現“未立先破”的現象,那民眾可以通過這些渠道反饋意見,進而使得相關部門對其進行糾正和處理。
總而言之,治理大氣污染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,因此,如果以犧牲民眾溫暖過冬的權利來實現大氣污染治理,反而違背了推進清潔取暖工程的本心。就此去看,生態環境部重點關注是否存在“未立先破”等影響群眾溫暖過冬的突出問題,堅持民生本位,切實保障民眾溫暖過冬,是當前工作的應有之義。
原標題:堅持“先立后破”,牢牢守住民眾溫暖過冬底線|新京報快評
掃碼申請加入
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